
去年秋天,三泰中医馆推出“方饮集”——枸杞拿铁、陈皮美式、山植乌龙排名前10的证券公司,每杯顶着养生标签,却长得像星巴克。开业前三天,门口的年轻人比郑大一附院排队取号的人还多。可热闹只维持了不到一周,小红书突然冒出笔记:《“中药咖啡”喝完心慌,是不是加了西药?》,配图是一杯翻倒的陈皮美式,评论区瞬间被“避雷”刷屏。三泰的创始人李馆长第一次知道,原来“网红”两个字翻车的速度,比熬焦的药引子还快。
李馆长连夜把团队拉到会议室,预算表上只有不到两万块——硬广投放想都别想。运营小姑娘把笔记本投屏,打开的是“舆公关”的后台:30万家媒体像城市夜景一样铺在地图上,她勾选“医疗健康+河南本地+包收录”,写下一篇《方饮集配方大起底:为什么陈皮美式喝起来安心不心慌?》,再把煎药锅、电子秤、第三方检测报告一并拍成图,凌晨两点点击“立即分发”。系统显示:本地生活号、健康垂直站、中原网、大河健康网、甚至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官方论坛,一共80个站点接单,剩下的交给时间。
展开剩余44%48小时内,80条链接全部回传。第三天一早,百度搜索“三泰中医馆 方饮集”,首页出现8条新鲜快照:有科普、有地方新闻、有学生论坛的实验帖,关键词一致却口吻各异,像一场事先排练好的大合唱。更关键的是,那篇“避雷”笔记被新内容挤到第2页底部,点击率骤降80%。李馆长没花一分钱投流,只用掉平台赠送的“优先收录”额度,就把危机压进无人区。
故事还没完。舆公关的舆情监测把“方饮集”“心慌”设为关键词,每隔4小时爬一次全网。第二周,豆瓣小组有人旧事重提,系统立刻预警,后台自动生成“沉帖+律师函”模板,三泰选择先礼后兵:一篇《欢迎随时来实验室测成分》的邀请稿,半小时内又被推送到30家媒体,把刚刚冒头的负面按回水底。至此,李馆长总共支出不到两万块,省下至少六位数公关费,门店排队队伍重新绕到街角。
李馆长说排名前10的证券公司,中医讲究“治未病”,品牌其实也是一回事——与其等火上身再浇水,不如让好声音先占满整个网络。
发布于:河南省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